为引导2025级新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入团入党方向,深刻理解青年一代的使命担当,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于2025年10月14日中午在公1#101举办“传承红色基因,争当时代新人”2025级新生入团入党启蒙教育大会,出席本次活动的有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党总支书记尤晓萍老师、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陈艳成老师、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杜诗雅老师、学生第三党支部书记戴汉杰老师、团委指导老师郭燕和高婷婷老师。
活动伊始,大会在庄严的《国际歌》旋律中拉开帷幕,激昂的歌词与旋律如同一把钥匙,唤醒了在场新生内心深处的红色记忆点燃了同学们心中对团对党的向往之情。
首先,戴汉杰老师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为核心,针对共青团知识培训环节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讲解。他指出,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是其核心特质。新时代的共青团员要以“坚定理想信念、心系广大青年、提高工作能力、锤炼优良作风”作为行动准则。针对新生们普遍关注的入团标准与流程问题,戴汉杰老师明确讲解了核心条件,详细介绍了发展步骤。
随后,在学生党支部建设成果展示环节,戴汉杰老师详细介绍了支部的组织架构与工作成效。在入党流程解读环节,戴汉杰老师以“入党申请人—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的成长路径为主线,清晰地梳理了各阶段的核心要求与时间节点。他鼓励同学们要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和能力水平。为将来投身祖国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戴老师的介绍让同学们对入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激发了大家对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渴望。
最后,尤晓萍老师以“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在民族复兴中找准自己的坐标”为题作专题报告,将大会推向了高潮。他结合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五四青年节寄语,回顾了党百年奋斗的历程——从建党后28年浴血奋战建立新中国,到建设与改革时期推动国家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再到新时代十年取得脱贫攻坚、建党百年等彪炳史册的成就,深刻阐释了“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针对“为何入党”这一核心问题,尤晓萍老师提出三点思考:入党是“传承红色基因的庄严承诺”,是“与优秀者同行、实现个人价值的最佳路径”,更是“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的必然选择”。他还以“90后”航天人于新辰等先进青年为例,鼓励新生对标“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标准,在理论学习上“深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专业知识”,在实践行动上“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科技竞赛与社会服务”,如学院TCR战队参与机甲大师赛事、青工部组织“3D打印进社区”等活动,都是青年将个人所长与社会需求结合的生动实践。尤晓萍老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入队、入团、入党是青年追求政治进步的‘人生三部曲’”的重要论述,呼吁新生以此次启蒙教育为起点,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找准坐标,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此次新生入团入党启蒙教育大会,不仅为新生系统普及了党团知识、明晰了发展路径,更激发了他们追求政治进步、勇担时代使命的热情。参会新生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努力向党组织、团组织靠拢,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争当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