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官网! 学校网站 学工平台
学科竞赛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实践教学  学科竞赛

与时俱进,“8字形”路线的比拼要有所突破

——记陈冠峰老师在“工创赛”中的事迹

特等奖4项、一等奖1这是机电工程学院在刚刚结束的福建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上交出的成绩单。值得一提的是,获奖的5支队伍均由陈冠峰老师牵头的教师团队指导。这不是一蹴而就的成果,是责任、毅力、担当、师范的体现。

据了解,本次大赛要求参赛小车需要绕过的桩数、实现的距离均由抽签决定,同时小车的运行轨迹涉及环形、8字形两种不同方式,各种组合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了比赛的难度。过去依靠老师和学生人工调试逐步修改凸轮形状的做法工作量大、效率低,已经不能满足参赛需求。

早在20227月福建省工创赛组委会发布赛题时,陈冠峰老师就多次与杨家豪老师沟通,探究计算机辅助小车轨迹及凸轮外形设计的思路。此前,其他高校已有利用计算机程序生成轨迹以及凸轮形状的研究先例。陈冠峰老师提出:“这次比赛我们也要与时俱进,8字形路线的比拼要有所突破!”。

就在去年暑期,几位师生合作顺利完成了小车轨迹及凸轮外形算法的初步设计。九月开学后,陈冠峰老师就带领学生着手小车的试跑测试。为了给学生提供测试场地,尽可能地还原比赛现场的真实环境,他亲自带领学生在理工楼实验室铺设木地板。


从理论到实践,这一路并不轻松。尽管团队攻克了轨迹与凸轮的理论设计,但一开始实测的效果并不理想。为了便于调试,陈冠峰老师要求每位学生认真记录下每次小车运行的轨迹图,这些轨迹图为后期分析改进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和帮助。他说:“测试过程中遇到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在同样的初始条件下,小车多次运行轨迹无法保持一致。这意味着小车运行过程的某些环节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为了确认并排除这些干扰因素,陈冠峰老师带领团队不断进行试验,敏锐发现问题,逐步完善设计,不断提升小车运行的稳定性。


夜晚,理工大楼灯火通明,陈冠峰老师和他的学生团队还在加班加点。备赛以来,这已是常态。与陈冠峰老师一起带队的杨家豪老师说:“我经常早晨一觉醒来,看到陈冠峰老师凌晨给我的留言,有时是对前一天晚上调试小车的总结,有时是目前小车轨迹与理论设计的差异,还有对下一步改进方向的想法,等等。” 星光不负赶路人,这可喜的成绩、沉甸甸的奖杯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