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官网! 学校网站 学工平台
教师风采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机电嘉人  教师风采

如何提高学生听课注意力​-----教学经验浅谈


大学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在全国高校普遍存在,绝非个例,这一问题将严重影响课堂的学习气氛及学生的学习质量,打击教师的教学热情,最终将有损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这与整体课堂外部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例如电子产品日新月异的发展、疫情对教学的冲击、网络咨询所带来的一些负面的社会风气等等。当然要提高学生的听课注意力不能指望学生群体自发改变,通过采取强硬手段往往也会导致“强扭的瓜不甜”。引用习近平总书记论应变的提法,就是教师自身需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教学设计上将提高学生听课注意力、听课的有效性作为出发点。

关于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原因我将其归结为两类,课内因素与课外因素。其中课内因素是与专业方向、课程内容、授课教师相关的部分,例如对专业方向或这门课不感兴趣、由于听不懂而失去信心产生放弃心理、甚至对授课教师反感产生抵触情绪等;课外因素则是指与课程无关的外在影响,例如被手机上的网络咨询与游戏所吸引,多节课连上导致的疲惫,以及不健康的作息规律所引起的,例如熬夜导致在课上精神疲惫、早课没吃早餐的饥饿感等。学生玩手机很大一部分原因又是由于课内因素导致的,即对课程不感兴趣而以玩手机消遣,来消磨时间。

下面我主要针对课内因素,谈一谈提高学生听课注意力的一些方法:

 1、在课程中分段设置兴趣触发点

如果学生对专业方向或这门课不感兴趣,这一点需要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乃至课下都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教学设计上需要重视兴趣导入。

听课注意力变化的一般规律是开始较高,15~20分钟左右进入低潮,在导入新课时要注重与生产实际相关的案例,建立课程与实际的联系,为本次课奠定一个基调。以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言,一般连续听课约10分钟左右就会开始注意力显著下降,在授课过程中若教师连续地单方面地讲解,时长较长的情况下往往学生的接受效果就不好,因此对课程内容合理分段,在恰当的时候设置一些兴趣触发点,才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拉回来。

在一些理论课上,若条件允许,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物、模型之类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来配合讲解,例如本学期讲解变压器结构、电流互感器结构时我提供了一些小型变压器、互感器的实物以及拆解后的零部件给学生在课堂上传阅,即便走神、玩手机的学生此时也能把注意力转移回来,起到一定的效果。

在讲解某些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分享与知识点相关的历史事件或名人轶事,在一段相对完整的教学内容完成之后或者章节的衔接之间,可适当穿插一些工程应用的实际案例以及教师的现场见闻等,既给学生一点轻松的时间缓解听课的疲惫、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让学生对专业方向、对课程有更为立体、生动地了解。

 2、帮学生做好“准备”

有些知识点虽然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讲过,理论上属于学生已经懂的内容,但由于接受程度的差异、自然的遗忘规律等,很可能学生在听新课时并没有做好这样的“准备”。这就需要教师花一些时间去“重复”此前讲过的知识点,特别是当这些知识点是本堂课的一个基础或前提的时候,这显得尤为重要。否则若学生连一开始的“准备”都没有,后续很容易就出现听不懂的情况,从而失去信心产生放弃心理。

同样以《电机学》中的交流绕组一章为例,极距、节距、槽距角、相带等概念在这一章是一个基础,且每一节的分析都依赖这部分内容,那么后续不论在分析电动势、磁动势之前都宜先回顾一下这些概念再进入新课。   

此外为了帮助学生理顺逻辑,教学设计上能停留于教材,照搬教材,知识点的先后顺序和取舍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构”。   

 3、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记住每位学生的名字

我校的现实状况是同一批学生可能会出现在同一位教师的不同课程班中,这意味学生可能会在多门课中面对同一位老师,如果在其他课程中学生对教师已经产生反感或抵触情绪,这将对多门课程的学习都产生连锁反应。相反如果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相互熟悉的师生关系则能对多门课程的教学都起到正面积极的作用。

拉近距离的一个很简单的起步,从对上每位学生的样貌与姓名开始。在互联网时代,目前考勤也大多依赖手机签到,从我个人的感受而言,虽然加快了考勤速度但反而是减少了老师认识每一位学生的机会,有的学期课程班较多,一些人数多的班级甚至到结课可能老师都认不全所有学生。当教师能够认全全班学生时,在教师提问或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时,能够直接点出学生的姓名则能够有更强的指向性,让学生知道你是关注到他的状态的。当然在提醒时需要注意语言的艺术,避免与学生发生冲突但又能提醒到位,这一点需要在课堂实践中根据学生个体的情况进行把握。

以上是我就“提高学生听课注意力”这一问题的个人拙见,如有不妥,请与我交换意见。